以抗疟“中国方案”助力构建“无疟世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在世界防治疟疾日之际答记者问

2025-04-25 17:11:49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问: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将“到2030年消除疟疾等流行病”列为重要目标。请问中国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中国历经70余年不懈努力,成功将疟疾病例从1940年的3000万例降至零,并于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认证,是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三十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本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长期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疟疾防控物资和技术支持。

  中国以青蒿素为核心开展全球抗疟合作,为消除疟疾贡献“中国方案”。青蒿素问世50余年来,中国积极向全球推广应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标准疗法,中国“1-3-7”工作模式也已正式写入世卫组织全球消除疟疾技术指南。中国累计向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提供复方蒿甲醚片、双氢青蒿素派喹片等青蒿素类药品超数十亿人份。世卫组织数据显示,非洲疟疾死亡率从每十万人0.14%降至0.055%,全球每年逾亿患者接受青蒿素治疗,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累计挽救数百万人生命。青蒿素已经成为中国抗疟援助的重要品牌和名片,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通过人才培养构建抗疟长效合作机制,打造“不走的队伍”。中国外派援外医疗队(专家)2.8万人次,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共计为75个国家培训抗疟人才数万名,还依托“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研究与培训中心”累计为非洲等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疟疾等传染病防治卫生官员及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近三年来,中国通过多边渠道为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等国开办“一带一路”国家疟疾防治研修班、发展中国家疟疾防治官员研修班、“一带一路”国家青蒿素与疟疾防控和消除研修班等11期,累计培训相关领域人才近400名。中国培训的医务人员已在非洲多国组建长效防控队伍,持续推动青蒿素治疗方案本土化应用,为全球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提供可持续支撑。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援建与技术援助相结合,为提升发展中国家疟疾防控能力提供“硬支持”。2023年1月,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在埃塞俄比亚落成,成为非洲大陆首个现代化疾控中心;中国还为科摩罗、喀麦隆等30个国家建成专业化疟疾防治中心。在技术援助方面,中国不仅为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实验室升级设备、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还帮助其完善疟疾防控体系、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系统等,帮助受援国逐步建立起涵盖病例筛查、数据分析、应急响应的自主防控体系。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中国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积极推进消除疟疾、抗击新冠等传染病防治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共创“无疟世界”。

[责任编辑:许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