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国别发展合作情况

2025-05-21 11:04:27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一、国别概况

  (一)基本信息

  1.国名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

  2.地理位置和面积

  尼泊尔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147516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属丘陵地带。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南部是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中部是河谷区,多小山,首都加德满都坐落在加德满都河谷。

  3.气候条件

  尼泊尔气候基本上只有两季,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冬季),每年的5—9月是雨季(夏季)。尼泊尔南北地理变化巨大,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北部为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1度。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达45度。

  4.地质条件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等,对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威胁。

  (二)人口和行政区划

  1.人口、语言和宗教

  尼泊尔总人口约3059万人(2023年)。尼泊尔语为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尼泊尔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多语言国家。居民80%以上信奉印度教,9%信奉佛教,另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

  2.行政区划

  尼泊尔行政体制由联邦、省和地方政府三级构成。联邦政府设在加德满都,全国划分为7个省,每个省下辖数量不等的地方政府,包括市、县、乡政府。

  (三)政治概况

  2023年3月9日,拉姆钱德拉·鲍德尔当选尼泊尔总统,任期5年。2024年7月,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主席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任总理。尼泊尔宪法规定,尼泊尔实行联邦民主共和国制度,总统为礼仪性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由联邦院和众议院组成。目前,尼泊尔政府内阁共有22名成员,包括1名总理、2名副总理兼部长和19名部长。司法机构分为三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和地方法院。尼泊尔主要政党包括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等。

  (四)经济概况

  1.宏观经济

  尼泊尔为农业国,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起,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政策。2023/2024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14.2亿美元,人均GDP为1434美元,GDP增长率3.87%,通胀率为5.44%,外汇储备达152.7亿美元。货币名称为尼泊尔卢比,汇率:1美元≈130卢比。根据尼泊尔央行数据,2023/24财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GDP比重24.1%、13%、62.9%。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发展缓慢,以轻工业和半成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制糖、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加工、香烟和火柴、黄麻加工、砖瓦生产和塑料制品等。

  2.对外贸易

  尼泊尔对外贸易依赖印度。2022/23财年尼泊尔、印度贸易额占尼泊尔对外贸易总额的64.1%,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和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还有中国、阿根廷、美国、阿联酋、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韩国等。尼泊尔主要进口商品是煤、石油制品、羊毛、药品、机械、电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纤维纱、羊绒制品、地毯、成衣、皮革、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二、发展合作基础信息

  (一)对外政策和受援情况

  尼泊尔奉行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截至2024年8月,已同183个国家建交。尼泊尔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印度两大邻国友好关系。尼泊尔重视加强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争取经援和投资。

  尼泊尔经济发展依赖外援,预算支出四分之一来自外国捐赠和贷款。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是:美国、中国、英国、印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等。2023/24财年,各国承诺对尼泊尔援助为25.04亿美元(包括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此外还有大量在国家预算之外的非官方援助。尼泊尔接受的外援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教育、地方发展、医疗、能源、道路交通、饮用水、农业等领域。

  (二)国家发展规划

  2024年4月,尼泊尔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布“十六五”规划(2024—2029),列出涵盖社会公平、繁荣、国家治理三方面共40项衡量指标(其中GDP年增长率计划在2028/29财年达到7.3%,人均收入从目前1410美元提升至2413美元)。基础设施与交通部及其下属的公路局、铁路局,以及电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相应领域的基础设施发展及规划。

  水电开发是尼泊尔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2025年1月,尼泊尔政府批准“能源发展路线图和工作指南”,提出将向能源产业投入465亿美元,在2035年达到发电2.85万兆瓦的目标,其中1.3万兆瓦用于国内消费,1.5万兆瓦用于出口到印度等国家。

  (三)多边及区域发展合作机制

  尼泊尔积极推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加德满都为南盟秘书处所在地。2016年3月,尼泊尔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国。2018年8月,尼泊尔举办第四届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峰会。

  (四)财政和债务

  2023/24财年,尼泊尔政府收入为10589亿卢比,支出14080.2亿卢比,赤字为3491.2亿卢比。债务总额24332.4亿卢比,占GDP比重42.65%。其中,内债11809亿卢比,占GDP比重20.7%;外债12523.4亿卢比,占GDP比重21.95%。

  (五)交通基础设施

  尼泊尔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公路、铁路等网络不够发达。根据尼泊尔财政部2023年发布的经济调查结果,各等级公路里程共计34100公里。我国西藏的樟木、吉隆、普兰和尼泊尔境内对应的科达里、热索瓦、雅犁为国际性口岸。尼泊尔仅在与印度接壤的比尔根杰有铁路相连,主要是印度铁路的延长线。国际机场有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国际机场、博克拉国际机场、佛祖国际机场,尼泊尔境内主要城市,如加德满都、博克拉、蓝毗尼等城市之间均有国内支线航班,一般30分钟可抵达。

  (六)能源电力

  截至2024年8月中旬,全国电力产能为3157兆瓦,居民用电覆盖率达99%,即将达成全面电气化目标。尼泊尔水电发展潜力巨大,预计水电蕴藏量83000兆瓦,其中43000兆瓦可开发,目前已开发总装机容量为3157兆瓦,仅占可开发水力总量的7.34%。

  (七)科教医疗

  尼泊尔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公立学校免收学费及课本费。其中:6岁以前是学前教育,6岁开始接受基础教育(1—8年级),9—10年级相当于初中教育,11—12年级相当于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为2~5年不等,考试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学生读完10年级以后还可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学制2年。

  尼泊尔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服务有待改善。根据2024年尼泊尔政府发布的年度卫生报告统计,全国共有215家公立医院、187个基础医疗保健中心、3778个医疗站、7582个基层医疗服务中心,以及2551家私立医疗机构。根据床位配置,有5~15个床位的医院246家,25~50个床位的医院333家,100~300个床位的医院79家。此外,共有100个床位以上的专门性医院28家,50个床位以上的高级专门性医院(治疗特殊器官疾病等)22家,300个床位以上的科研、教学医院29家。

  (八)土地制度

  尼泊尔土地仅可由本国人购买,外国人只能租赁或开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九)税收规定

  尼泊尔主要税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关税、车辆税、消费税等,税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政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特定行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十)要素成本

  在尼泊尔,中资企业普遍购买水车的水,每车水10~17吨,费用为3200卢比左右。尼泊尔普遍缺电,经常停电。企业用电10千伏安以下的,收取服务费1100卢比,400度电以内的价格为12.5卢比/度,超过400度电的价格为13.5卢比/度;用电10~25千伏安的,收取服务费1800卢比,400度电以内的价格为12.5卢比/度,超过400度电的价格为13.5卢比/度。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供应依赖从印度进口。2023年8月,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每罐(14kg)官方售价1910卢比。2024年8月,汽油零售价为170卢比/升,柴油零售价格为158卢比/升。供外国公司租用的写字楼较少,企业可租用住宅办公,市中心一套每月租金约1500~3000美元,非市中心一套每月租金约500~1000美元。在工业开发区,一般100平方米的厂房需要1.5~3万卢比/月。中资企业聘请一般工人比较容易,但技术工尤其是高技术工人稀缺。根据尼泊尔《2017年劳动法案》规定,工人最低工资须每两年调整一次,2023年调整后的最低工资为:茶园工人/雇员每月最低工资13893卢比;其他企业工人/雇员每月最低工资17300卢比。尼泊尔工业不发达,当地仅有少数小规模的水泥与钢筋生产厂家,其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不能满足本国需求,主要建筑材料基本依靠进口。

  (十一)环保要求

  尼泊尔环保管理部门是森林和环境部,主要环保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2019》《环境保护规则(1997)》《尼泊尔环境影响评估》《尼泊尔环境政策和行动计划1993》,要求实施初步环境审查(IEE)和环境影响评估(EIA)。

  (十二)社会治安

  2012年9月,联合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和其它主要政党在武装人员整合数量和方式等问题上达成历史性的协议,随后军队整合工作完成,标志着尼泊尔10年内战正式结束。尼泊尔内阁更换频繁,但总体治安形势较好。

  (十三)主要媒体

  尼泊尔主要媒体包括尼泊尔国家通讯社(RSS)、尼泊尔电视台(Nepal Television)、NTV PLUS、尼泊尔广播电台(Radio Nepal)、尼泊尔新闻门户网(eKantipur.com)、尼泊尔新闻网(www.nepalnews.com)、《廓尔喀报》《新兴尼泊尔报》等。尼泊尔主流媒体对华态度总体友好。

  三、中国和尼泊尔关系

  (一)总体情况

  1955年8月1日建交以来,中尼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不断发展。尼泊尔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中尼两国政府于2017年5月签署关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10月,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尼关系提升为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尼先后签订贸易、经济技术合作、避免双重征税、交通、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通商等协定。尼泊尔在西藏拉萨市设有总领馆,是外国在藏唯一外交机构。

  (二)高层互访

  近年来,中尼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2019年4月,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致电鲍德尔,祝贺他就任尼泊尔总统。2023年9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并进行正式访问的时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2024年12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尼泊尔总理奥利。

  (三)经贸关系

  中尼双边经贸促进机制有:中尼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藏尼贸易洽谈会、中尼民间合作论坛等。中国是尼泊尔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出口尼泊尔商品主要有电动汽车、计算机通讯技术产品、非针织钩边服装、塑料底鞋、仪器仪表等;我国进口尼泊尔商品有青贮饲料、皮革、金属制品、小麦粉、小电器等。2023年中尼双边贸易额为18亿美元,我国出口额17.7亿美元、进口额0.3亿美元。

  四、中国在尼泊尔开展发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国在尼泊尔援助实施了阿尼哥公路、博克拉国际机场等一批大型标志性项目,以及公务员医院、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辛杜帕尔乔克县医院恢复和改造、拉特纳中学、巴拉维中学、杜巴中学、多拉卡县公立学校恢复、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震后修复、援外医疗队、疫苗及抗疫物资、救灾物资等小而美、惠民生项目。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尼泊尔在交通、粮食安全、减贫、教育、能源等领域培训相关人才。

  (二)重点领域

  我国对尼泊尔援助涵盖基础设施、能源、医疗卫生、农业、教育等重点领域,契合尼泊尔发展需求,为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近年典型项目

  1.博克拉国际机场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支持,于2017年启动建设、2023年初投入运营,是尼泊尔第三座国际机场,被尼泊尔政府誉为“国家荣耀工程”,是中尼建设“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标志性工程。该机场运营后,国际游客可直接通过国际航班直达博克拉,我国游客可从成都、昆明、广州等城市直航博克拉。时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出席机场投运仪式,称赞新机场对该地区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博克拉国际机场

时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出席博克拉国际机场投运仪式

  2.拉特纳中学项目

  2015年,尼泊尔遭遇大地震,拉特纳中学受损严重,我国政府将拉特纳中学作为援尼泊尔重点项目之一。2017年5月,拉特纳中学项目开工,2023年2月学校新校舍启用。拉特纳中学系当地最大、条件最好、设施最先进的中学,可容纳700余名学生。时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出席学校新校舍启用仪式,赞赏中方为支持尼泊尔灾后重建作出的贡献。

拉特纳中学

  3.尼泊尔公务员医院项目

  尼泊尔公务员医院于2008年8月竣工,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2018年9月,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包括新建一栋外科楼和对原有建筑维修升级等。2023年4月,医院升级改造项目移交,时任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出席项目移交典礼,称赞该医院为尼中密切合作的象征。2024年12月,尼泊尔中医国际诊疗中心在该医院揭牌。2025年3月,健康快车中尼防盲合作中心在该医院揭牌。

尼泊尔公务员医院

  4.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项目

  2023年11月4日,尼泊尔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向尼泊尔总统鲍德尔致慰问电。11月8日,我国向尼泊尔援助600顶棉帐篷、4600条毛毯等紧急人道主义抗震救灾物资,时任尼泊尔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施雷斯塔出席物资交接仪式,对我国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政府援尼泊尔抗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物资运抵

  5.为尼泊尔偏远地区学校和社区提供卫生、防疫、环保和基本生活物资,促进疫后韧性恢复项目

  我国使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实施的“为尼泊尔偏远地区学校和社区提供卫生、防疫、环保和基本生活物资,促进疫后韧性恢复项目”于2022年12月揭幕。2025年3月,完成了32所社区学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直接惠及18000名学生和7500个家庭,显著改善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当地基础教育设施现代化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商务部、驻尼泊尔使馆、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