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概况
(一)历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以下简称UNDP)正式成立于1965年,是联合国系统最大的多边无偿援助机构。其前身为1949年设立的“技术援助扩大方案”和1958年设立的“联合国特别基金”。
(二)宗旨
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促进其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架构
1.负责人
署长阿奇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德国、巴西双重国籍),2017年就任,2021年连任,任期至2025年。
2.总部机构
UNDP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由执行局、秘书处构成。
(1)执行局:决策治理机构,由36个成员组成,其中亚洲7个,非洲8个,东欧4个,拉美5个,西欧和其他地区12个。除西欧和其他国家外,执行局成员由经社理事会每年选举产生,任期3年。UNDP执行局每年举行两次常会和一次年会,会议主要审议署长年度工作报告、财务预算和行政事项以及南南合作,并核准国别合作方案等。
(2)秘书处:在署长领导下处理日常事务。
3.驻华代表机构
UNDP于1979年在北京设立驻华代表处。现任驻华代表为白雅婷(Ms. Beate Trankmann,德国籍)。
(四)重点工作领域
UNDP在大约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当前工作核心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减贫、减少不平等、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等。重点工作聚焦六大发展领域:
1.贫困和不平等
通过投资提高人民摆脱贫困和不断向前发展所需的能力,来解决机会不平等问题。
2.治理
通过采取预见性的方法和更好的风险管理,使治理系统“面向未来”,帮助各国处理新出现的复杂问题。
3.韧性
支持各国和社区建设抵御冲突、气候变化、灾害和流行病等各种冲击和危机的能力。
4.环境
将自然和环境置于国民经济和规划的核心,帮助各国政府保护、管理和评估其自然资产。
5.能源
增加落后人群获得能源的机会,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6.性别平等
克服两性平等的结构性障碍,加强妇女的经济赋权和领导能力。
(五)伙伴关系
1.各国政府
各国政府通过捐赠和项目方式每年向UNDP提供约50亿美元资金,占对联合国发展系统所有捐款的四分之一。
2.联合国系统
UNDP署长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的副主席,该集团联合了40个在国家层面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国实体,它们共同构成了联合国发展系统(UND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提供战略指导和监督,以确保联合国发展系统实体向致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提供一致、有效和高效的支持。
3.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IFI)是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它们占UNDP非核心(指定用途、特定项目)资金的很大一部分。UNDP与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签有正式协议,并且正在推动签署其他协议。
4.私营部门
私营部门可以通过鼓励创新、提供资金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创业精神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许多UNDP开展项目的国家,私营部门发展和包容性市场(即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工薪阶层等穷人提供选择和机会的市场)出现的前提条件尚不具备。
5.基金会
全球和地方基金会都为UNDP的发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治理和环境到健康和金融包容性,基金会均可提供丰富知识,在社区层面与他们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地问题。
6.民间社会组织
对UNDP而言,民间社会组织是国家和市场之外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包括社会运动、志愿者组织、当地人民组织、群众会员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以及以个人或集体方式行动的社区和公民。
7.亲善大使和倡导者
长期以来,UNDP一直在争取知名人士作为其亲善大使和倡导者提供志愿服务和支持,以提升公众对于影响地球和人民的关键议题关注度。这些知名人士都是电影、电视、音乐、艺术、体育等行业的翘楚,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世界变得更好。
(六)资金来源
为了实现其任务,UNDP完全依赖联合国会员国、多边组织、私营部门和其他来源的自愿捐款,这些捐款形式是不受限制的经常性资源(核心)和专门用于特定主题、计划或项目的捐款。
二、双边交往情况
(一)高层交往
2018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访华并出席201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的施泰纳署长。2020年6月18日,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施泰纳署长与会并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辞。2020年9月26日,中国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P合作举办减贫与南南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施泰纳署长与会并发言。2022年9月,施泰纳署长出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UNDP交往情况
2022年6月30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应邀出席UNDP“提升赋能环境助力延庆区残疾人士实现共同富裕项目”启动仪式。2023年10月17日,罗照辉署长会见联合国副秘书长、UNDP副署长徐浩良,双方见证签署了在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框架下帮助蒙古加强消防能力,实现绿色复苏的合作协议。2024年4月24日,罗照辉署长在伊斯兰堡会见联合国助理秘书长、UNDP助理署长坎宁。2024年10月8日,罗照辉署长视频会见施泰纳署长。双方签署了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年10月14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同UNDP联合主办全球国家评估能力会议,来自100多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和智库的50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
三、中国与UNDP开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我国自1972年参加UNDP活动,与UNDP的合作始于1978年,以每五年一周期制定实施多期“发展援助框架”和“国别方案”。2021年2月1日,UNDP执行局审议通过中国和UNDP新周期国别合作方案(2021-2025)。我国已与UNDP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于2023年再次当选UNDP执行局成员。截至2020年,双方合作项目超过1000个,涉及农业、工业、能源、公共卫生、减贫和经济重建等多个领域。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双方在巴基斯坦、尼泊尔、蒙古、安提瓜和巴布达、孟加拉、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莫桑比克、土库曼斯坦、黎巴嫩、津巴布韦等多国合作实施了灾后重建、抗击疫情、疫后恢复、助残减贫、提升气候预警、提升森林消防能力等项目。
(二)典型项目
1.支持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洪灾受灾地区项目
我国使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同UNDP合作实施了支持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洪灾受灾地区项目。该项目向灾民提供农业工具包、园艺工具包、刺绣工具包、化肥及种子,惠及10000名直接受益人,同时向3000名灾民提供商业及技术培训,帮助灾民重建生活。
向灾民发放的物资
2.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项目
2020年11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UNDP签署了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项目的协议。该项目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帮助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尼泊尔及老挝五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
尼泊尔纳拉亚尼医院工作人员操作医疗垃圾处理设备
3.为尼泊尔偏远地区学校和社区提供卫生、防疫、环保和基本生活物资,促进疫后韧性恢复项目
我国使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同UNDP合作实施的“为尼泊尔偏远地区学校和社区提供卫生、防疫、环保和基本生活物资,促进疫后韧性恢复项目”于2022年12月揭幕。2025年3月,完成了32所社区学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直接惠及18000名学生和7500个家庭,显著改善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当地基础教育设施现代化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结项仪式
4.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森林消防能力项目
2024年12月,我国使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同UNDP合作实施的“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森林消防能力”项目正式交接。UNDP驻蒙古代表迪莫夫斯卡感谢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表示UNDP还将在项目框架下开展对森林消防人员培训,实质提升蒙方消防能力。蒙古林业局局长奥云萨纳表示,蒙方面临森林火灾严峻挑战,中方和UNDP的帮助非常及时,将为保护蒙古森林资源发挥重要作用,对此深表感谢。
项目交接仪式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