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别概况
(一)基本信息
1.国名
乌干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Uganda)。
2.地理位置和面积
位于非洲东部,是地跨赤道的内陆国。东邻肯尼亚,南与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交界,西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北与南苏丹毗连。国土面积241,55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99,807平方公里,水面和沼泽地为41,743平方公里)。
3.气候条件
乌干达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2.3℃,10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3.5℃;6—7月气温最低,平均为21.4℃。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3月至5月、9月至11月为雨季,其余为两个旱季。近年来,乌干达旱雨季不甚明晰,交替时序出现变化。
(二)人口和行政区划
1.人口、语言和宗教
乌干达人口4725万(2022年世界银行数据)。全国约有65个民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希里语,通用卢干达语等地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其余信奉东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2.行政区划
乌干达现有135个区和1个首都市,首都坎帕拉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政治概况
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1986年1月出任总统。1996年5月成为民选总统,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2016年2月、2021年1月五次连任总统。1986年抵运政府成立后,由“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代行临时议会职能。本届政府于2021年6月成立。全国设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乌干达主要政党有:全国抵抗运动组织(执政党)、民主变革论坛(最大反对党)、民主党、乌干达人民大会党、保守党、全国团结平台等。
(四)经济概况
1.宏观经济
乌干达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6年“抵运”执政后,实行务实、稳妥的经济发展政策。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乌干达棉花、鱼类、咖啡等传统支柱产业出口萎缩,经济增速下滑。2023年乌干达国内生产总值523.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0美元,经济增长率4.6%。2023/2024财年通货膨胀率约为3%。货币名称为乌干达先令,2023年1美元=3765乌干达先令。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乌干达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乌干达进出口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2024财年乌干达主要出口商品有:黄金、咖啡、玉米、钢铁、水产品、石油产品、烟草、花卉、皮革等。
二、发展合作基础信息
(一)对外政策和受援情况
乌干达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同西方国家关系,但是反对外部干涉。倡导非洲联合振兴,推动地区一体化,主张非洲联盟和此区域组织在解决地区冲突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调解刚果(金)、南苏丹、布隆迪等地区热点问题,是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最大出兵国,是非洲最大难民接收国之一。世界银行是乌干达最大的发展伙伴,2016—2022年世界银行对乌干达累计投资38亿美元,领域涵盖交通、能源、农业、教育、科技等,主要项目包括:公路建设、农业研究和培训、输变电、减贫和千年科技计划。非洲发展基金是乌干达第二大发展伙伴,年均提供0.95亿美元资金,领域涵盖农业、交通、环境、卫生等,主要项目有农业现代化、国家渔业/畜牧业生产、公路建设、城镇水供应和污水处理、输变电线路等。
(二)国家发展规划
2013年4月,乌干达国家规划局颁布《2040年愿景发展战略》。为此,乌干达政府提出以下发展战略:优化政府服务系统,建立高效公众服务体系;加大战略领域的政府直接投资,刺激和促进私营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高效、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体系;加强优化科技创新、科学技术、能源、人才发展、公共管理和私营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政策,实现跳跃式发展;实施国家创新体系,推进新技术的启动、引进、发展和推广;重点对涉及石油、能源、运输及ICT产业的基础设施做好前期投资建设,实现产业最大化;加速工业化进程,通过产业升级和多样化实现本地资源有效利用;实施国家服务规划,提升公民爱国情感和国民意识,培育发展国家价值体系。
(三)多边及区域发展合作机制
1995年1月,乌干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实施协定》等多边协定的签署国。乌干达还加入东非共同体、东非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
(四)财政和债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截至2024年4月30日,乌干达处于中等债务风险水平。2023/2024财年乌干达实现收入(含税收收入和援助)29.3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77.48亿美元),同比增长7.86%;全年财政支出38.4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10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78%;财政赤字9.1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24.05亿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乌干达公共债务存量总额93.38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246.9亿美元),占当年GDP比重为47.7%。其中,内债38.01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100.5亿美元),占债务存量比重为40.7%;外债55.37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146.4亿美元),占债务存量比重为59.3%。
(五)交通基础设施
乌干达为内陆国家,9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经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截止到2023年6月,乌干达公路网总里程约2.21万公里。公路网连接所有商业中心城市,基本为双车道公路。由于铁路基础设施薄弱,运输成本高昂,仅有7%的交通通过铁路运输。乌干达铁路网由总长1266公里、1米宽的窄轨铁路组成,横跨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乌干达的空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机场数量少,而且使用效率低。乌干达共有47个机场,恩德培国际机场是乌干达主要的大型国际机场,也是乌干达唯一的口岸机场,被乌干达军方使用,距首都坎帕拉约41公里。乌干达水上运输系统仍依靠小型摩托化和非摩托化船只运输货物和乘客。乌干达目前有17艘轮渡。
(六)能源电力
根据乌干达电力管理局统计,乌干达电网装机容量从2022年的1404.4兆瓦增加到2023年的1847.5兆瓦,增幅达32%。大部分发电量来自水力发电厂。乌干达与肯尼亚之间有电网连接,每年向肯尼亚出口部分电力。由于乌干达电力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电力供应不稳定,来乌干达投资的中资企业一般均备有自用发电机组。
(七)科教医疗
由于历史原因,乌干达科技水平较低,基础性科研项目进展缓慢。乌干达实行英国教育体制,小学7年、初中4年、高中2年。乌干达有姆巴拉拉科技大学等公立院校13所,麦克雷雷大学为乌干达最高学府。全国10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79%。乌干达医疗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有待改进和完善。乌干达医疗卫生系统只覆盖全国49%的家庭,大多数农村地区仍无法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乌干达是热带疾病的高发国,也是疟疾、艾滋病、埃博拉、昏睡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频发且比较集中的国家。
(八)土地制度
乌干达《土地法》规定,外国人不能在乌干达购买土地,但可以获得最长期限为99年的土地使用权。
(九)税收规定
乌干达税务局(URA)负责建立增值税制、实施新《所得税法》、实行属地税制。乌干达主要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关税、印花税、社交媒体税、碳排放税等。
(十)要素成本
乌干达根据不同用水类型,划分不同的收费标准,水费=计价费用+税金+固定服务费。居住/生活用水4100先令/立方米;公共立管用水1060先令/立方米;商业用水少于1500立方米/月,4920先令/立方米,商业用水多于1500立方米/月,3933先令/立方米;工业用水少于1000立方米/月,4920先令/立方米,工业用水多于1000立方米/月,2500先令/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类别的污水处理费(根据地产性质)为水费的75%,其他类别的污水处理费(根据地产性质)为水费的100%。税金为水费的18%。每月固定服务费(水管大小收费不同)为居民/生活用水12毫米管1000先令/6立方米,20毫米管2000先令/30立方米,25毫米管5000先令/45立方米;机构/政府用水12毫米管2000先令/6立方米,20毫米管3000先令/30立方米,25毫米管5000先令/45立方米,50毫米管8000先令/100立方米,75毫米管10000先令/150立方米,100毫米管15000先令/200立方米,150毫米管20000先令/300立方米;工商业用水12毫米管2000先令/6立方米,20毫米管5000先令/30立方米,25毫米管7500先令/45立方米,50毫米管10000先令/100立方米。乌干达电力监管局按性质将电价划分为居民用电价、市政用电价、商业用电价和工业用电价。生活用电按用量分段计价;工商业用电按单位用电量分类,分峰值计价。生活用电(小型普通服务用电,电压240V)用电量小于等于15kwh,250先令/kwh,用电量16~80kwh,796.4先令/kwh,用电量81~150kwh,412先令/kwh,用电量大于等于150kwh,796.4先令/kwh;商业和小型工业用电(电压415V,电流不超过100A)高峰期791.2先令/kwh,次高峰期605.9先令/kwh,非高峰期386.7先令/kwh,平均电价599.9先令/kwh;中型工业用电(电压415V以内,用电量在500KVA以内)高峰期608先令/kwh,次高峰期453.1先令/kwh,非高峰期263.9先令/kwh,平均电价448先令/kwh;大型工业用电(电压11000~33000V,用电容量在500~1500KVA)高峰期502.3先令/kwh,次高峰期379.8先令/kwh,非高峰期252.2先令/kwh,平均电价378.6先令/kwh;特大型工业用电(电压11000~33000V,用电容量超过1500kVA)高峰期422.7先令/kwh,次高峰期322.8先令/kwh,非高峰期230.9先令/kwh,平均电价320.1先令/kwh;市政用电(路灯)平均电价370先令/kwh。在乌干达,天然气是首选的能源手段之一。液化天然气的平均价格为小罐(约6公斤),5.5万先令;中罐(约12公斤),11.3万先令;大罐(约45公斤),35.5万先令。2024年10月,乌干达汽油约4800先令/升;柴油约4700先令/升。作为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乌干达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乌干达月平均工资一般为63万乌干达先令(约合174美元)。
(十一)环保要求
乌干达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管理执行部门。主要环保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环境法》《国家环境水法案》《国家环境矿业法案》《国家环境森林和树木种植法案》等。
(十二)社会治安
影响乌干达安全形势的主要问题是恐怖组织袭击。近年来,乌干达政府采取集中力量清剿及和平谈判等措施,使“上帝抵抗运军”基本退出乌干达北部,乌干达西部和北部局势趋于稳定,并开始重建。乌干达政局相对稳定,但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乌干达连续发生盗抢、绑架和凶杀案件,涉中资企业盗抢事件也时有发生。乌干达总统承诺将通过动用军队、增派警力确保中国投资者的安全利益。此后,乌干达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乌干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打击,大量民众失业,甚至返贫,加剧了社会动荡。乌干达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持续恶化,针对华人的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十三)主要媒体
乌干达国内媒体市场较发达,拥有电视台、电台以及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乌干达主要报刊有《新愿景报》《镜报》《东非人报》等。乌干达通讯社为国家新闻机构,设有地球卫星转播站。2005年11月,乌干达新闻部成立乌干达广播公司取代该通讯社。国家广播电台以英语、斯瓦希里语播音为主。乌干达最具影响力网站是《新愿景报》的网站。乌干达主要媒体对华多为正面积极报道,肯定中国在乌干达的投资,以及在发展基础设施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表示愿意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三、中国与乌干达关系
(一)总体情况
中乌自1962年10月18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友好关系。1986年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执政后,中乌关系快速发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和配合。2018年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干达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24年9月,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高层互访
近年来,中国与乌干达两国领导人通过会晤、通话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2015年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同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举行会谈。2018年7月2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2018年9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2019年6月25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举行会谈。2022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同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
(三)经贸关系
自建交以来,中乌两国经贸关系合作进展顺利。中乌贸易始于1960年。2023年,两国贸易额13.05亿美元,同比上升17%。其中中方出口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中国对乌干达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车辆类等,从乌干达进口的商品主要为芝麻、木材、咖啡等。
四、中国在乌干达开展发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中国在乌干达援助实施了国家体育场、外交部办公楼等大型标志性项目;奇奔巴农场、多禾农场、坎帕拉制冰厂、沼气池、食品陶瓷研究中心、渔场码头、中乌友好医院、万村通、抗疟药品、紧急粮食、抗疫物资、新冠疫苗等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派遣了24批医疗队。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乌干达培训了商贸、农林牧渔、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人才。
(二)重点领域
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聚焦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业等领域,契合乌干达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近年典型项目
1.“提升可持续土壤管理能力”项目
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中方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在乌干达实施了“提升可持续土壤管理能力”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向乌干达土壤实验室提供仪器设备、采集和分析土壤样本和肥料样本、建立相应数据库、提供施肥建议、开展农田现场试验。项目培训了近400名农民及600余名研究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学者、私营部门和政府官员,提高了受训人员的土壤知识和可持续土壤管理能力,有效帮助乌干达应对新冠疫情和肥料危机,提高乌干达可持续土壤管理能力,增强了农业生产水平。
乌干达学校营养餐项目受益儿童
2.抗疫物资及新冠疫苗项目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援助了乌干达一批抗疫物资。项目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额温枪、护目镜、橡胶手套等。此外,中方还向乌干达提供了多批新冠疫苗。乌干达卫生部长简·阿曾感谢中国政府持续支持乌干达抗击疫情并表示,来自中国的物资为乌干达排查检测疑似病例、隔离患者以及一线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乌干达国务部长穆汉加衷心感谢中方急乌干达之所急,进一步向乌干达提供疫苗援助,助力乌干达坚强抗疫。他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方率先驰援并已多次向乌干达提供各类抗疫援助,为乌干达有效抗疫发挥重要作用,乌干达对此十分感念。
3.紧急粮食援助项目
2024年4月24日,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中方同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乌干达提供了一批紧急粮食。乌干达初等教育国务部长卡杜库表示,中方提供的粮食援助为乌干达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乌干达国别代表梅加格表示,卡拉莫贾地区是乌干达粮食安全最脆弱的地区,中方物资为当地民众应对粮食危机至关重要,WFP期待同中国等发展伙伴持续开展合作。
乌干达学校营养餐项目受益儿童
4.抗疟药品项目
2024年4月5日,中国向乌干达援助了一批抗疟疾药品。乌干达财政部长卡萨伊贾表示,中国一直以来积极支持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为乌干达人民带来诸多福祉。乌干达卫生部长阿曾表示,乌干达饱受疟疾困扰,每年感染病例约1200万例,此次中方援助是雪中送炭,希望两国在卫生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驻乌干达使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一带一路网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