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国别发展合作情况

2025-08-05 10:24:11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一、国别概况

  (一)基本信息

  1.国名

  纳米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mibia)。

  2.地理位置和面积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北接安哥拉和赞比亚,东邻博茨瓦纳,南毗南非,西濒大西洋。国土面积82.43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北部为平原。

  3.气候条件

  纳米比亚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干旱的国家之一。气候燥热少雨,年平均气温18~22℃,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四季。年均降雨量约270毫米,降水地区差异显著,沿海不足50毫米,中部350毫米,东北部可达700毫米。气温因海拔较高而略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昼夜温差大。

  4.地质条件

  纳米比亚大地构造位于卡拉哈里克拉通西北部,其南部属卡拉哈迪克拉通,北部属刚果克拉通。出露底层主要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其次为第三纪以来的沉积层。受控于泛非构造—造山作用,纳米比亚主要为一系列北东、北西向构造,以褶皱、逆冲断层为主。纳米比亚具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浆岩最早侵入为斜长岩杂岩,之后又发生数次岩浆岩侵入作用。

  (二)人口和行政区划

  1.人口、语言和宗教

  人口约302万(2023年)。奥万博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50%。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非利卡语、德语和广雅语、纳马语及赫雷罗语。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2.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4个行政区。首都温得和克,人口约47.7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沃尔维斯湾(也译作鲸湾)位于纳米比亚西海岸,是重要的港口和旅游城市。

  (三)政治概况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5年,最多担任两任。2025年3月21日,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宣誓就职纳米比亚总统,成为该国首位女总统。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全国委员会组成。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区法院和地方法院组成。有大小政党40多个,其中10个政党在本届国民议会有席位。主要政党有: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执政党)、大众民主运动(第一大反对党)、无地人民运动等。

  (四)经济概况

  1.宏观经济

  纳米比亚基础设施较完善,是世界上海洋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矿业、渔业、旅游业和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种植业、制造业较落后。根据纳米比亚统计局、《伦敦经济季评》、世界银行等数据,2023年,纳米比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23.49亿美元,人均GDP约4086美元,经济增长率4.2%,通货膨胀率5.9%,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2.2%、15.6%、53.4%。货币为纳米比亚元,汇率:1美元≈18.45纳元。

  2.对外贸易

  纳米比亚主要出口矿产品、渔产品、畜牧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其中矿产品出口(除钻石)占出口额的31%,钻石占24%。经济对进口依赖性强,绝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需要进口。接近90%的进口商品来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场为南非、英国、美国等。

  二、发展合作基础信息

  (一)对外政策和受援情况

  纳米比亚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支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注重周边外交。加强同周边国家、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根据纳米比亚国家计委统计,2019年至2020年度,各发展伙伴援助纳米比亚总金额为13.3亿纳元,其中德国、美国、欧盟名列前3名。援款主要用于创造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分配不公和扶贫、艾滋病防治、教育、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二)国家发展规划

  纳米比亚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是《2030年远景规划》,该规划于2004年6月发布,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稳定的政治体系,建立一个繁荣和工业化的纳米比亚。规划主要基于“生活质量、环境的可承受力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个主题,涉及公平和社会福利、和平和政治稳定、人力资源利用及制度和能力建设、宏观经济、人口卫生和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知识信息和技术,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议题。纳米比亚是全球前五大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所在地,纳政府将绿色能源作为未来发展重点,重点推动绿色氢能产业发展。

  (三)多边及区域发展合作机制

  纳米比亚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自贸园区以及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成员,和其他南共体成员国与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张南共体国家建立促进贸易、投资、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机制,支持南共体政治、防务与安全机构的工作,支持非盟主导非洲事务。

  (四)财政和债务

  纳米比亚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和兰特货币区成员国,国家财政、金融大权集中于中央,90%财政收入源于税收,其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所得收入占每年财政收入的20%至30%。2023/24财年,纳米比亚财政收入808亿纳元,财政支出为857亿纳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纳米比亚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的65.3%,达1488.31亿纳元,其中内债存量为1115.26亿纳元,外债存量为373.05亿纳元。

  (五)交通基础设施

  纳米比亚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公路总长度约4.9万公里,其中B级沥青路7892.8公里、沙石路2.6万公里、土路1.3万公里、盐泥路299.9公里,多数路况良好。铁路总长度约2687公里,均为窄轨铁路,轨距是1067mm。现有铁路状况不佳,大部分年久失修。主要国际机场2个,分别为霍齐亚·库塔科国际机场(又名温得和克国际机场)和沃尔维斯湾机场和基特曼斯胡普机场。海岸线长1600公里,主要港口有沃尔维斯湾港和吕德里茨港。

  (六)能源电力

  纳米比亚供电系统属于南部非洲电力库(SAPP)组织。根据纳米比亚电力公司报告,2023年,纳米比亚从邻国和南部非洲电力池(SAPP)市场进口超过60%的电力。全国有输电线路11709公里、149个变电站。2020年,总装机容量为760MW,总入网电力为4702GWh,其中本地发电量约2000GWh。纳米比亚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政府致力于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补充传统电力供应。

  (七)科教医疗

  纳米比亚小学、中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国拥有2000多所学校和32000名教师。两所公立综合性大学分别是纳米比亚大学和纳米比亚科技大学。另有纳米比亚国际管理大学等10多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纳米比亚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目前初等教育入学率达93.6%,高中入学率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为24%,全国识字率为92.25%。

  纳米比亚重视提高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建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现有5家大型医院、34所地区医院、309个保健中心和200多家私立医院。据世界银行数据,纳米比亚的人均寿命64岁。纳米比亚曾经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现艾滋病感染率趋于稳定,当前纳米比亚艾滋病感染率(15~49)岁人群为11%,治疗覆盖率为88%。纳米比亚北部地区仍存在少量疟疾病例。据统计,2022年有11849例疟疾病例和28例死亡病例。

  (八)土地制度

  根据纳米比亚相关法律规定,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主要包括公园、保护区等)、公共土地和商业土地。三类土地分别由不同的法律管理,公共土地受《2002年公共土地改革法》管理,商业土地主要受《1995年农业(商业)土地改革法》管理。目前,纳米比亚正在修改《土地法》,农业部正在制定新的土地法案草案。

  (九)税收规定

  纳米比亚实行通行的西方财务会计制度,属于属地税制。税收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权力有限。主要税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财政部下属的税收公司管理征税,各审计师、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对纳税人定期监督、检查。

  (十)要素成本

  纳米比亚水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商业用水和非本国居民水价格约为42.37纳元/吨(约合2.6美元)。工业用电价格根据用电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变化,约为0.7~2.3纳元/千瓦时(约合4~14美分)。2024年6月,纳米比亚汽油价格19.78纳元/升(约合1.2美元),柴油价格19.05纳元/升(约合1.17美元)。纳米比亚劳动力较为充裕,但普遍缺乏基本技能,高级技能人才极端匮乏。据劳工部发布的公告显示,纳米比亚国内工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502.05纳元。纳米比亚主要建材依靠从南非进口。

  (十一)环保要求

  纳米比亚负责环保管理的部门是纳米比亚环境和旅游部,主要法律法规是2007年颁布的《纳米比亚环境管理法案》。《法案》除了对环境保护的原则、机构及其职能、环境规划、环境评估等做出具体规定外,对违法行为和事故也做出原则性处罚规定。

  (十二)社会治安

  纳米比亚政局稳定,犯罪率低,是非洲社会治安比较好的国家。纳米比亚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纳米比亚法律,当地居民经批准可以合法持有枪支。近年来,由于纳米比亚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当地社会治安形势有所恶化。针对华侨华人的入室盗窃、抢劫案时有发生,先后有数家中资公司办公及驻地遭遇抢劫。

  (十三)主要媒体

  纳米比亚有192家新闻机构和组织。报刊主要报刊《纳米比亚人报》《共和者报》《新时代报》《温得和克广告者报》等。纳米比亚广播公司为国有全国性广播电视机构,开播10个电台频道和1个电视频道。纳米比亚通讯社依靠政府拨款运营,为半官方通讯社。

  三、中国与纳米比亚关系

  (一)总体情况

  中国与纳米比亚于1990年3月22日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频繁。2018年3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纳米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二)高层互访

  近年来,中纳两国领导人通过会晤、致贺电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2015年12月和2018年9月,纳米比亚前总统根哥布先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其间习近平主席均同其举行会见。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纳米比亚前总统根哥布。2024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纳米比亚前总统姆本巴。2024年12月5日,习近平主席致电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祝贺她当选纳米比亚总统。

  (三)经贸关系

  1994年,两国签订贸易协定。2004年,两国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2007年4月举行第二次会议,2018年3月举行第三次会议。2023年,双边贸易额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其中中国出口5.6亿美元、进口7.5亿美元。中国主要向纳米比亚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家具等,进口天然铀、矿产品(铅、锰、铜矿砂)等。

  四、中国在纳米比亚开展发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中纳建交以来,中国在纳米比亚援助实施了北方公路、国防学院等大型标志性项目,以及青年培训中心、北部四所乡村学校、哈达普水产养殖中心改造、综合医院、太阳能示范、气象物资、粮食、抗疫物资和疫苗、援外医疗队等小而美、惠民生项目。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经贸、教育、公共管理等领域培训人才。

  (二)重点领域

  中国对纳米比亚援助涵盖基础设施、能源、教育、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近年典型援助项目

  1.北方公路项目

  北方公路项目是纳米比亚政府使用中国优惠贷款建设的第一条公路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5月开工,于2016年2月交付使用。该公路全长86公里,连接纳北部Omakange及Ruacana两镇。时任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称赞项目为纳米比亚基础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2.青年培训中心项目

  2015年5月,青年培训中心项目正式交接,项目包括教学和实习楼、图书馆和行政楼、学生宿舍和食堂、教师宿舍等,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可容纳800名学员。2019年9月,青年培训中心二期项目正式移交,项目包括1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楼以及简易体育场等,可容纳700名学生,总建筑面积为6916平方米。时任纳米比亚体育、青年与国家服务部部长埃坎乔盛赞中方对纳职业教育领域的无私援助,表示青年培训中心项目为纳青年人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纳米比亚国家青年培训中心

  3.哈达普水产养殖中心改造项目

  哈达普水产养殖中心改造项目于2014年11月开工,2016年7月正式交接。项目内容包括全新的加工车间及冷库、温室育苗池、塑料大棚鱼池、露天鱼池等。改造后的哈达普水产养殖中心设计生产能力可达到年产罗非鱼商品鱼33.5吨,罗非鱼苗种90万尾、每班加工罗非鱼500公斤、每次冷藏量20吨。时任纳米比亚哈达普省长艾斯梅称赞项目将进一步实现纳米比亚发展目标,造福该省人民。

  4.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项目

  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向纳米比亚政府提供了包括N95口罩、医用普通口罩、防护服、防护眼罩、额温枪、制氧机、氧气罐等多批抗疫物资和新冠疫苗,有效增强纳米比亚疫情应对能力,时任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称赞中国援助给国际社会树立了标杆。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向纳米比亚政府提供多批人道主义紧急粮食援助,有效助力纳米比亚政府缓解粮食危机。

中国政府提供的抗疫物资和疫苗运抵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当地政府和居民领取中国援助的粮食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驻纳米比亚使馆、央视新闻、新华社、环球网、《中国矿业》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