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展合作情况

2025-08-05 10:21:32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一、机构概况

  (一)历史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简称IFRC)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成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网络(humanitarian network)。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各国红会意识到彼此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各国红会针对战俘和士兵开展的人道活动吸引数百万志愿者参与,并建立巨大的专业网络,填补了战后欧洲的迫切需求。IFRC在1919年成立之初时名为红十字会联盟,1983年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盟,1991年11月正式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二)宗旨

  IFRC宗旨是激励、鼓舞、协助和促进各国红十字会开展旨在防止和减轻人类痛苦的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活动,从而为维护和增进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三)组织架构

  1.负责人

  IFRC主要负责人为主席和秘书长,主席是国际联合会最高领导人,秘书长为行政长官。现任主席为凯特·福布斯(Kate Forbes,美国籍),2023年12月就任。现任秘书长为乔帕甘(Jagan Chapagain,尼泊尔籍),2020年2月就任,2024年连任,任期至2028年。

  2.总部机构

  IFRC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组织机构包括大会、领导委员会和秘书处。

  (1)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由其成员国家红会的代表组成,每两年举行1次。

  (2)领导委员会。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主席、5名副主席、20名国家红会成员以及财务委员会主席、审计和风险委员会主席、青年委员会主席组成。

  (3)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秘书长为最高行政长官,由领导委员会推荐、主席任命。

  3.驻华代表机构

  IFRC于1999年在北京设立东亚地区代表处,现任主任是奥嘉(Olga Dzhumaeva)。

  (四)重点工作领域

  1.灾害、气候和危机

  IFRC致力于应对各类危机和灾难,并努力预防或减轻其影响。具体包括:在降低灾害风险和气候适应方面进行投资;依托技术创新预测风险和灾难,积极主动开展早期行动并提供融资;协调区域和全球网络,以确保能够应对日益增长的人道主义需求,并改进地方主导的人道主义行动;提升应对日益复杂人道主义环境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城市化、长期化和技术化;将受灾民众和社区置于工作的中心,持续推广符合伦理道德且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并尽可能支持本地化的工作模式。

  2.健康与护理

  IFRC每年为数百万人提供广泛的医疗卫生和护理服务,改善所有人的健康和福祉。具体工作涵盖促进健康、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姑息治疗等。IFRC以社区为主导,依托数百万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本地社区志愿者,根据当地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医疗服务。

  3.国家红会发展

  IFRC支持全球191个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根据每个国家红会的具体情况、需求和优先事项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具体包括:帮助各国红会改善其治理能力和领导力;围绕各国红会核心职能提供支持;支持各国红会制定和实施长期帮助社区最弱势人群计划等。

  4.包容、保护和参与

  IFRC致力于建设包容、和平的社会。具体包括:推动教育普及和人道主义教育项目,重点关注人道主义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的传授,并改善因战争、灾难或流离失所而中断教育的人们的受教育条件;促进包容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项目,应对因身份认同差异所导致的社会脆弱性;支持年轻人成为变革的领导者,鼓励年轻人为建设更加和平、包容和有韧性的当地社区做出贡献。

  (五)伙伴关系

  1.各国红会和政府

  各国红会和政府是IFRC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截至目前,成员国家红会有191个。各国红会和政府为IFRC提供了大部分常规资源预算和紧急呼吁资金,其自愿捐款和捐赠是IFRC最大收入来源。

  2.多边组织与国际金融机构

  IFRC利用其国际组织的地位,致力于促进成员国家红会与多边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合作。IFRC最主要的多边组织与国际金融机构捐赠者包括欧盟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伊斯兰开发银行、联合国、欧佩克国际开发基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拉美开发银行等。

  3.私营部门

  IFRC与私营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私营部门通过财务捐赠、实物与技术援助、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为IFRC提供支持。

  (六)资金来源

  IFRC的经费来源包括法定会费、自愿捐款、有偿服务费及成本回收等。一是各国红会每年向IFRC缴纳的法定会费,具体金额根据该国家红会收入及所在国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确定,2023年各国红会共缴纳法定会费3280万瑞士法郎。二是自愿捐款,该项是IFRC最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总收入9.46亿瑞士法郎,其中各国红会捐赠总额3.53亿瑞士法郎,各国政府捐赠总额2.25亿瑞士法郎,主要多边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捐赠总额3.17亿瑞士法郎。三是通过向国家红会等合作伙伴提供有偿服务收取费用。四是基于项目执行与有偿服务建立成本回收机制。

  二、双边交往情况

  (一)高层交往

  2017年5月,时任IFRC秘书长阿西应邀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任国家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李源潮同其会见。2019年8月,时任IFRC主席罗卡来华出席红十字国际学院成立仪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其会见。

  (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IFRC交往情况

  2023年2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会见IFRC秘书长乔帕甘。2024年3月,时任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会见IFRC副秘书长卡斯特拉诺。2024年5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会见IFRC秘书长乔帕甘。2024年7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同IFRC在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期间签署谅解备忘录。2025年3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会见IFRC副秘书长卡斯特拉诺。

  三、中国与IFRC开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中国于1904年成立红十字会,1919年IFRC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中国红十字会于1950年8月进行改组,1952年恢复在IFRC的合法席位。自加入IFRC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向世界各国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提供了慷慨援助,积极推动区域和全球合作,为促进IFRC的整体进步和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卓越贡献,以及建立红十字国际学院和为解决全球人道挑战做出不懈努力。在2022年召开的第23届全体大会上,IFRC将最高荣誉“亨利·戴维逊奖”授予中国红十字会,以表彰其通过“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易受损人群生活”的杰出服务。

  (二)典型项目

  1.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应急及基础医疗和人道援助项目

  2024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应急及基础医疗和人道援助项目(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之叙利亚项目启动仪式在大马士革举行。该项目为叙利亚提供急需的卫生医疗领域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建设卫生诊所、分发食品篮等,共计惠及约7万名叙利亚民众。IFRC驻叙利亚代表处主任比约克伦德表示,该项目有力支持叙利亚红新月会的医疗设施建设,并为叙利亚急需粮食援助的家庭提供帮助。

项目启动仪式

  2.支持冈比亚加速消除疟疾项目

  2025年4月,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合作开展的支持冈比亚加速消除疟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冈比亚红十字会实施,可惠及42万人。

项目启动仪式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新华网、央视网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