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国别发展合作情况

2025-08-05 10:19:13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一、国别概况

  (一)基本信息

  1.国名

  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La République du Burundi)。

  2.地理位置和面积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面积27834平方公里。

  3.气候条件

  布隆迪属亚热带及热带气候。英博平原气温为20℃~23℃,基比拉山脉地区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温度低于15℃;高原山区气候温和,温度在17℃~20℃之间;布琼布拉市的平均气温为24℃,最高可达33℃。全年可分为四季:2月至5月为大雨季,6月至8月为大旱季,9月至11月为小雨季,12月至次年1月为小旱季。年均降雨量为1000~1600毫米。

  (二)人口和行政区划

  1.人口、语言和宗教

  布隆迪人口1290万(2023年)。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民族组成。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国语为基隆迪语,部分居民讲斯瓦希里语。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2.5%信奉伊斯兰教,3.2%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教。

  2.行政区划

  布隆迪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布琼布拉市)和17个省。政治首都基特加,经济首都布琼布拉。

  (三)政治概况

  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2020年6月18日当选总统总统任期7年,可连任一次。布隆迪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本届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于2020年8月成立。本届政府成立于2020年6月,并于2022年9月改组,由总理和15名部长组成。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由各级法院、法庭依法行使。布隆迪实施多党制,共有30余个合法政党,其中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保卫民主力量为执政党,全国自由大会党为最大反对党。

  (四)经济概况

  1.宏观经济

  布隆迪是农牧业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布隆迪战争频仍,局势动荡。1996年7月政变后遭受长达30个月的经济制裁,西方国家援助基本停滞,加之难民问题和气候因素,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前累计下降了22~25%。2000年布隆迪政府与各政治派别达成和平协议后,国际援助逐步恢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15年年初以来,因国内局势紧张,外援大幅减少,布隆迪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根据世界银行,布隆迪央行数据,2023年布隆迪国内生产总值26.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2.17美元,经济增长率2.7%。通货膨胀率约为27.1%。汇率:1美元≈2900布郎。

  2.对外贸易

  布隆迪主要出口产品有咖啡、茶叶等,主要进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和燃料等。2022年主要出口对象国是阿联酋、刚果(金)、瑞士、巴基斯坦,主要进口来源国是中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坦桑尼亚。外贸连年逆差。根据布隆迪央行数据,2023年布隆迪进出口贸易额34964.7亿布郎(按官价约合1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391.2亿布郎(约合1.86亿美元),进口额29573.5亿布郎(约合10.2亿美元);贸易逆差24182.2亿布郎(约合8.3亿美元),进出口覆盖率仅为18%。

  二、发展合作基础信息

  (一)对外政策和受援情况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推动本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布隆迪局势并对布隆迪提供援助。2015年以来,因大选问题与西方国家持续对抗。2020年大选后同西方国家关系趋于缓和。目前,布隆迪已与12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96年7月政变后,邻国对布隆迪实行经济制裁,外援大量减少。1999年制裁解除,西方援助相继重新启动。布隆迪主要援助来自欧盟、中国、美国、日本、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主要用于军事、教育、农牧、卫生和技术。因2015年选举危机,西方主要援助伙伴暂停预算和项目援助,仅保留人道主义紧急援助。2022年接受官方发展援助4.202亿美元。

  (二)国家发展规划

  2018年6月,布隆迪发布《国家发展规划2018-2027》,阐明了新的战略方向和优先行动计划,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和跟踪评估机制。该规划旨在通过国民经济机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收入,满足人民基本需求,减少贫困,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2023年,总统恩达伊施米耶提出“布隆迪2040年成为新兴国家/206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到2040年,布隆迪将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人人生活在体面的条件下,没有人死于可避免的原因,经济具有竞争力,由高附加值的农业食品和工业部门以及造福社会的采矿业驱动;所有这一切,都将在受到保护的自然环境中实现,并适当考虑到性别和公平问题”。

  (三)多边及区域发展合作机制

  布隆迪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布隆迪还注重参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多边合作。布隆迪为“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卡盖拉河流域整治和开发组织”“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成员国。

  (四)财政和债务

  布隆迪是世界重债穷国之一。2023—2024年布隆迪财政和捐赠收入为32380.71亿布郎,支出为39231.95亿布郎,财政赤字为6851.24亿布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年布隆迪公共债务占GDP的62.8%。根据布隆迪中央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5月,布隆迪外债总计为18590亿布郎(约合6.46亿美元),公共内债为45360亿布郎。布隆迪举借外债受IMF限制,贷款条件需特别优惠,赠与率需达50%。

  (五)交通基础设施

  布隆迪国内交通几乎全部依靠公路运输,商品进出口须通过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或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转运。布隆迪全国公路总里程约4456公里(等级公路),其中22条国道,共1952公里;91条省级公路,共2504公里。此外,乡镇公路2587公里。首都布琼布拉为交通、机场枢纽。布琼布拉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客机等大型客机,由布隆迪国家航空管理局管理,2012至2014年布琼布拉机场出入境旅客人数稳定在每年25万人左右。布隆迪境内目前无铁路。境外人员往来以航空为主,中国去往布琼布拉一般需经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或者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等地中转。布隆迪主要航道为坦噶尼喀湖,航线总长175公里。主有500米长码头,可同时停靠5艘货轮。

  (六)能源电力

  布隆迪是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经济和技术上具有开发潜力的水电资源有300兆瓦。截至2024年,布隆迪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27.13兆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69.13兆瓦,火电装机容量35兆瓦,进口电力15.5兆瓦,光伏电站7.5兆瓦。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布隆迪政府大力发展水电建设。

  (七)科教医疗

  布隆迪科研比较落后,国家科研机构停留在初级水平,科研经费也难以保障,暂无科技优势领域。据世界银行统计,布隆迪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为76%。2020年,境内接受过小学6年教育的人口约为55.8%。全国有6所公立大学(设13个学院),其中5所在首都,24所私立大学。布隆迪大学是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大学,设有15个院系,2024年在校生达1.4万余人。由于医疗和卫生条件较差,布隆迪人均寿命较低,常见病有疟疾、艾滋病、血吸虫病、肝炎、霍乱等。布隆迪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各专业科室的专业大夫,大量流失到私立医院或周边国家,导致布隆迪“缺医院、更缺医生”的情况非常严重。

  (八)土地制度

  布隆迪土地相关法规为《布隆迪土地法》。《布隆迪土地法》规定,外国公民同布隆迪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可根据土地法的规定,自由买卖、转让土地。

  (九)税收规定

  布隆迪财政、预算和经济规划部负责制定国家税收的法律法规。布隆迪税收政策需遵循东共体的统一规定。布隆迪税收主要有所得税和消费税两大类。

  (十)要素成本

  布隆迪实行累进水价制度,首都布琼布拉的用水价格标准为:居民水价用水量0~20立方米,水价315布朗/立方米,用水量21~40立方米,水价613布朗/立方米,用水量41立方米以上,水价802布朗/立方米。商业和工业用水价格为609布郎/立方米。国家机关用水价格为613布郎/立方米。消防用水价格为224布郎/立方米。集体用户用水价格为613布郎/立方米。布隆迪实行累进电价制度,分为家庭生活用电、工商业用电、国家机关用电、中压、高压5个类别。居民用电量0~100千瓦时,电价68布朗/千瓦时,用电量101~300千瓦时,电价138布朗/千瓦时,用电量301千瓦时以上,电价260布朗/千瓦时。工商企业用电量0~200千瓦时,电价93布朗/千瓦时,用电量201~500千瓦时,电价149布朗/千瓦时,用电量501千瓦时以上,电价190布朗/千瓦时。国家机关用电电价149布朗/千瓦时。公共照明用电电价151布朗/千瓦时。布隆迪2024年,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格4000布朗/公升,按官方汇率约合1.382美元/公升。布隆迪劳动力年轻且技能极低,在经济首都基特加和政治首都布琼布拉的城市地区,最低工资为每天160布郎,在农村地区每天105布郎。在布隆迪城区内,基本无国有闲置土地,市中心购房价格为2302.28美元/平方米,市中心外购房价格为2489.68美元/平方米。市中心一居室公寓月租金201.61美元,三居室公寓月租金436.15美元;市中心外一居室公寓月租金78.14美元,三居室公寓月租金249.21美元。

  (十一)环保要求

  布隆迪环境、农业和牧业部负责环境管理。布隆迪现行环保法律是2021年5月修订的《布隆迪环境法典》。

  (十二)社会治安

  在刚果(金)东部一直盘踞着来自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地的反政府武装,布隆迪2020年大选以来,反政府武装多次越过边境进入布隆迪,造成人员伤亡,布隆迪军警部门不断增强边境控制,与卢旺达、刚果(金)加强合作,安全形势趋好。布隆迪人民对中国人普遍友好,近年来,未发生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刑事案件。

  (十三)主要媒体

  布隆迪通讯社有布隆迪新闻通讯社。报刊杂志有《新生报》,是政府官方报纸,发行量在1500份左右,及反对派主办的《我们的家园》。广播电视台有国家广播电台、布隆迪国家电视台、商贸电台、非洲公众电台。布隆迪媒体长期对华友好,对华报道客观公正。

  三、中国与布隆迪关系

  (一)总体情况

  中国和布隆迪于1963年12月21日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隆迪政府单方面宣布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布隆迪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恢复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2024年9月6日,两国元首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二)高层互访

  近年来,中国与布隆迪两国领导人通过会晤、通话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出席南京青奥会的时任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2020年6月12日,习近平主席就时任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因病不幸逝世向布隆迪当选总统恩达伊施米耶致唁电。2021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同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通电话。2023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访华的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2024年9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

  (三)经贸关系

  1972年1月中布两国签订贸易协定,规定两国贸易以现汇支付。202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为8.007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4.2%。其中,中国出口额为7.3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5%;中国进口额为6707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8%。中国主要从布隆迪进口茶叶、矿产等,向布隆迪出口机械器具、电气设备等。

  四、中国在布隆迪开展发展合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中国在布隆迪援助实施了胡济巴济水电站、穆杰雷水电站、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高压输变电工程、布琼布拉至尼罗河公路、七号公路治理工程、鲁卡拉垦区和姆丹巴拉至布鲁里公路、多功能体育场等大型标志性项目;实施了布琼布拉职业技术学校、竹藤草编手工业培训中心、高等师范学校、姆邦达综合医院、三所农村小学校、医院技术援助、高级农业专家组技术援助、缝纫车间、万村通、粮食援助、抗疫物资和疫苗等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派遣了23批医疗队。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布隆迪培训了商贸、公共管理、信息技术业等领域的相关人才。

  (二)重点领域

  中国对布隆迪的援助聚焦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业、能源、人力资源等领域,契合布隆迪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近年典型项目

  1.高级农业专家组技术援助项目

  自2009年以来,中国在布隆迪已连续实施6期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当地人民提供种子、设备和农用物资,推广传授先进农业技术。专家组组长杨华德推动成立的“生产性投入基金”减贫模式契合当地国情实际,成功实现示范村全村脱贫,已推广至布隆迪全国15省56个村庄。布隆迪总统五次亲临视察,对专家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授予杨华德组长布隆迪国家功勋证书。杨华德的学生恩达·伊克基已担任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成为布隆迪最年轻的高级官员。

杨华德组长在检查作物

作物收获

  2.胡济巴济水电站项目

  2022年9月6日,中国援布隆迪胡济巴济水电站项目正式移交。项目由混凝土重力坝、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等组成。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5MW,可满足布琼布拉全市用电,布隆迪国家电量可增加近三分之一,对改善布隆迪电力紧缺局面、增强电网稳定性和持续供电能力、提高布隆迪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高度评价该项目,表示中国是布隆迪人民可依赖的真诚朋友,即使在布隆迪最困难的时期,中方始终给予布隆迪坚定支持,感谢中方在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与布隆迪开展的平等合作。

水电站外观

水电站外观

  3.职业培训学校项目

  2014年8月8日,中国援布隆迪职业技术学校在布琼布拉正式交接。项目包括多功能厅、教学楼、办公楼、培训车间等12座建筑,配有26间教室、图书馆和计算机房,能容纳机械自动化、旅游和酒店管理、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信息技术等4个专业的480~500名学生和28名教师同时上课。职业培训和扫盲部长卡伊璐对中方一直以来对布隆迪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称中方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体现了两国间的深厚友谊和真挚情谊。布隆迪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援建的布琼布拉职业技术学校助力提升布青年职业培训的能力,成为双边务实合作的又一可喜成果。

参观培训车间

  4.抗疫物资项目

  2020年11月3日,中国援布隆迪抗疫医疗物资正式交接。项目内容包括呼吸机、制氧机、额温仪、口罩等医疗器械。布隆迪公共卫生部常秘恩佐里隆坎库泽代表布隆迪卫生部长感谢中方赠予这批抗疫物资。恩佐里隆坎库泽表示,疫情发生后,中方为布隆迪疫情防控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这是两国“全天候”友谊的生动体现,是两国半个多世纪高水平合作关系的有力见证,布隆迪人民深深铭记兄弟般中国人民雪中送炭的深厚情谊。这批抗疫物资助力提高了布隆迪医院收治病人的水平。

卫生部官员查看医疗物资

  5.粮食援助项目

  2025年4月10日,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我国同世界粮食计划署向布隆迪提供了一批粮食。项目覆盖布隆迪布锡比托克、布琼布拉、布班扎三省57所小学一学年的营养午餐,惠及42000名学生。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布隆迪教育部感谢中方宝贵支持,称该项目以学生餐形式切实改善布隆迪儿童营养状况,促进布隆迪国民教育发展,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中方对布隆迪政府“2040、2060”发展愿景的支持。

援助物资发放

受援儿童

 

  (上述信息摘编自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驻布隆迪使馆、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一带一路网、环球网等官方网站或公众号。)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