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拉蒂夫今年60岁,育有三个女儿,多年前因踩中地雷失去双腿。他是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目支持的核心救济物资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UNHCR)
今年60岁的阿卜杜勒·拉蒂夫是三个女儿的父亲。多年前,一枚地雷夺走了他的双腿。一场地震使得他们一家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处境。他们不得不从帕克提亚省迁往喀布尔,在一间租来的房子里艰难度日。由于身体条件限制,阿卜杜勒·拉蒂夫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从事修理工作,只能依靠卖炸薯条维持生计,勉强支撑他的家庭。
“就连房租也快付不起了。”他说。
阿卜杜勒·拉蒂夫面临的困境并不罕见。目前,阿富汗境内因冲突、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等导致的流离失所者的人数约为320万。阿富汗仍深陷全球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其近半人口亟需人道主义援助。
(阿富汗赫拉特省Sia Aab村的流离失所者。目前阿富汗约有32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 UNHCR/Oxygen Empire Media Production)
中国援助与联合国难民署已经多次开展合作,共同携手应对阿富汗民众的人道主义需求。自2024年以来,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持下向超过19万名脆弱的阿富汗人提供了核心救济物资支持。这些物资包括厨具、毯子、水桶和塑料防水布,能够帮助流离失所者加固庇护所以抵御恶劣气候,在阿富汗严酷的寒冬中保持温暖,并恢复做饭、洗漱等最为基本的日常活动。这对于流离失所者而言至关重要。
“听到我们会收到厨具,我高兴极了,”阿卜杜勒·拉蒂夫说。“我十分感激。我希望和我处于同样处境的人们能够继续得到这样的支持。”他补充道,并指出这些物资对逃难时身上往往一无所有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独自抚育七个孩子的母亲,比比·内萨也对这一支持表达了谢意:“像我们这样无依无靠的家庭而言,每一点支持都弥足珍贵。”来自达尔扎布地区的优素福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当你一无所有时,即便是微小的帮助也会带来巨大的慰藉。我很感激,我并没有被遗忘。”
这一在阿富汗开展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目即将收尾,但在不断攀升的返乡人数和强震造成的破坏面前,在地的人道主义需求仍在持续。诚然,仅靠人道主义援助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面向工作、技能培训、教育、健康等帮助流离失所者重建生活等领域的投资也至关重要。中国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摘编自联合国难民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