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照辉署长: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1-11-26 19:34:05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2021年第11期《旗帜》杂志刊发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党组书记、署长罗照辉的署名文章《“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准确判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科学回答了百年变局背景下世界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经济复苏脆弱、贫富鸿沟拉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伪多边主义与冷战思维抬头,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敦促各国采取行动,积极推进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着眼全人类和地球未来,聚焦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宏大计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兼备陆海、横跨东西、联通古今、泽被千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宗旨一致、理念相通、路径相同,相互成就、相得益彰。迄今已有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疫情肆虐背景下,抹黑质疑“一带一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杂音增多,“污染论”“悲观论”“脱节论”不断出现。

  中国援助斐济的菌草技术示范中心

  我国持续有效对接“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议程。我国率先发布落实议程的国别方案和进展报告,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2030年议程减贫目标。我们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与2030年议程对接。我们还率先批准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促进经济繁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沿线国家实施了大量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项目,“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立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全球贸易额和全球收入分别提高6.2%和2.9%,并有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改善各国民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带一路”82个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肯尼亚蒙内铁路施工期间,300多家当地企业参与,当地员工占比超过90%。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2021年上半年货运量同比增幅超过180%。“一带一路”还为沿线国家实施了一大批住房、供水、医疗、教育等民生援助项目。

  持续追求绿色发展。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文件,出台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等相关标准,连续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启动“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还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承建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时,沿线植树近30万棵,植草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成为巴基斯坦唯一全线绿化的高速公路。中国在蒙内铁路建设中,全线设置14处大型动物通道、61座桥梁和600多处涵洞,以保障动物自由迁徙。

  没有一个国家因参与“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我国高度重视债务可持续性问题,2017年与26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2019年又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提升债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以斯里兰卡债务为例,其对华债务只占其国家外债总额的12%,且多为低息优惠贷款。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只有约20%的资金属于债务融资。去年,中国积极响应G20缓债倡议,缓债额超过13亿美元,占G20缓债总额近30%,是G20中贡献最大的国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逆势前行,推进“一带一路”力度不减、政策不变、成果不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在设施联通方面,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2020年至今,中老铁路、匈塞铁路、以色列轻轨等40多个“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基建、能源、数字科技、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中欧班列2020年全年开行数量和货物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均创历史新高。

  在贸易畅通方面,贸易投资双增长。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进出口总额达9.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与东盟10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7%。

  数字化、智能化新业态前景可期。中国已与16个国家签署了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2个伙伴国共同打造“丝路电商”平台,促进了疫情背景下的贸易畅通。去年底,联合国副秘书长、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等人直播“带货”卢旺达咖啡,1000多万人在线观看,相当于卢旺达2019年总销量的咖啡豆,瞬间被中国网友抢购一空。

  在资金融通方面,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已有29国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丝路基金新增签约项目10个,新增承诺投资金额8亿美元、114亿元人民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基金,总金额130亿美元,已立项30多个。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2020年前三季度跨境收付金额已超2019年全年,达20多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面对世纪大疫,我们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有力引领国际抗疫合作,赢得了民心民意。去年,我国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大批防疫物资,向34国派出37个医疗专家组。今年,我们又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疫苗,位居全球之首。我国还与30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号召讲好中国故事。为此,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党组精心设计系列纪念活动。以纪念援外70周年为切入点讲新中国援外史,宣传党的援外事业辉煌成就,凸显党的初心使命;纪念菌草援外20周年,宣传援外重要品牌,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此所作的重大贡献;纪念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周年,聚焦援外领域多边合作,彰显我国对外援助正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

  70多年来,我国对外援助的足迹从亚洲到非洲,从拉美到南太,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写满了大爱与感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辉煌篇章。我们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援助,实施了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累计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国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求回报,但却收获了广大受援国和人民的友谊和支持。1971年,发展中国家把我国抬进联合国,就是余香的生动体现。今年,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个别国家就涉港、涉疆、人权等问题对我国发难,90多国发出正义之声坚决支持我国。

  菌草技术发源于中国,是中国将减贫脱贫经验应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20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推动,使菌草技术作为官方援助项目首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以此为发端,菌草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奔向世界,开启造福人类之旅。20年来,中国共举办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为106个国家培训1万多名学员。“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菌草技术已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第二年即开始运行。5年来,南南基金与联合国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在5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多个民生项目,受益人数超过2000万人。南南学院先后招收近60个国家的200多名硕士和博士学员。基金和学院已成为中国致力于南南合作事业的重要公共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推进南南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际品牌,是援外工作与国际接轨,加快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为菌草和南南合作两场纪念活动分别发来贺信,体现了中国对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度重视和投入。这些活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和相关国家政府、民间、媒体的广泛参与。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内容,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方向。

  下一步,我国国际发展合作将继续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倾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动力、更大空间、更优路径,使之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一是做健康之路的先行者。聚焦助力全球抗疫,年内向全球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支持并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二是做复苏之路的推动者。通过缓债、援助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3年再提供3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坚持发展优先、普惠包容、创新驱动,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发展机遇,助力建设创新丝绸之路。

  三是做绿色之路的开拓者。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重视实施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援助项目,积极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四是做幸福之路的塑造者。加大对受援国民生和基层的倾斜力度,聚焦减贫、消除饥饿、就业、教育等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多上小而美、见效快的民生项目,注重“授渔”智援,分享我治国理政经验。

  (转自《旗帜》杂志)

[责任编辑: 张旭烨 余申芳 ]
03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6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