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是专司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的国务院直属机构。能否介绍一下,国合署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哪些举措由国合署负责落实?
汤瑛: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人类发展指数出现1990年以来的首次倒退。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根据《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约1.93亿人面临粮食危机,创2016年以来新高。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并在此次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呼吁“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大家都注意到,此时西边美西方怂恿的战事正酣,而东边全球有代表性的国家欢聚一堂、共谋发展。在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的形势下,美西方仍大搞军事围堵“小圈子”,惟中国挺身而出,力建发展合作“大家庭”。在世界彷徨于十字路口的当下,中国领导人为全球发展合作举旗定向,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担当之声、时代之音。同时,也对我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事业发出了号召令、行动令。作为专司机构,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作出应有贡献,是国际发展合作署的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
我国对外援助走过72年光辉历程,始终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从穿越于非洲大陆上的坦赞铁路、到蜿蜒在亚洲山脉中的喀喇昆仑公路,从竖立在非盟总部的非盟会议中心、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水井和电视信号,中国援外跨过70多年的历史长河,矢志不渝地坚守着大国道义,践行着大国责任。这几天,我署正抓紧推进对阿富汗的地震救援,提供的5000万元人民币救灾物资,正陆续送达灾民手中。
新冠疫情全球暴发后,我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国合署闻令而动,统筹各方,紧急驰援,成为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中国“国家队”中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援外工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根据受援国发展需要,正从“输血式”援助更多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从传统援助加快向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在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行动中,国合署理应成为、也必将成为助力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走实的主力军。
习主席在高层对话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 ”,“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这两项举措均由我署负责牵头落实。在成果清单中,由我署负责的举措还包括“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研修名额,支持发展中国家疫后经济社会与发展”、“充分利用有关基金,同联合国发展机构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务实项目”等。
上述举措都是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号令下,国合署传承天下情怀、展现历史担当采取的新行动,是为助力汇聚全球发展共识、动员全球发展资源提出的新方案。国合署将与各方一道,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新贡献。
记者:您作为全球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能否介绍一下中心工作的有关考虑?
汤瑛: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的主要目标是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行动平台和资源支撑。下阶段,将逐步推进几方面工作,包括聚焦倡议重点合作领域,建立和推动实施各方参与的项目库;创新优化合作方式,动员吸纳各方发展资源;举办年度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建立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等。
我们也期待以中心为平台,欢迎国际发展合作主要参与方,以及国内外工商界、社会团体、智库媒体等参与合作。
记者:您提到将举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目前国际发展合作领域论坛不少,国合署的行动论坛有何特点?
汤瑛:去年以来,我署会同相关部门先后举办“‘对外援助能力提升研修班’开幕式暨‘同心抗疫、共谋发展’主题论坛”“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等一系列论坛和活动。习近平主席专门为我署主办的三场论坛发来贺信。
随着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形势发展,国合署在前期已办论坛的基础上,根据职责要求,创办专司领域论坛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论坛的特点体现在名称中的“共享”和“行动”。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惟共享,才长久,才和平。同时,我们要知行合一,惟行动,才珍贵,才可持续。国合署的职能定位赋予了支持倡议落地走实的天然属性和执行优势。行动论坛将为把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成果搭建共享平台。
作为新机构,国合署在4年多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国内知名学者和智库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也将积极邀请相关机构加入论坛机制,共商发展合作大是,共谋落实倡议实招,推动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记者:请问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是出于哪些考虑?
汤瑛: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取得积极成效。迄今,基金已在50多个受援国实施了130多个项目,受益人数超过2000万人,成为我在发展合作领域的重要品牌。在实施过程中,我署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合作,在非洲农业、粮食、抗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在抗疫国际合作、对阿富汗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中,基金的脚步亦从未停歇。
为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中国政府决定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基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发展领域的多边合作,重点投向减贫、抗疫、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粮食安全、数字经济、数字互联互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小而美”项目。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全球发展合作事业任重道远,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同行,深化南南合作,加强南北合作,持续壮大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共同应对全球发展挑战,让发展之花竞相开放,让发展之果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