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此次极为重要的国际论坛上发言。“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的举办,旨在加强各国在杂交水稻生产方面的合作,提高世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的粮食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方面,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在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稻品种高20%以上。中国是世界杂交水稻技术的开拓者。
稻米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粮食品种和出口商品。国内稻米需求量约占稻米总产量的40%,另外60%则出口到中东、欧盟及其他亚非国家。
各位阁下,
巴基斯坦和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巴基斯坦的私营企业与中国专家组合作,每年生产大约2500吨杂交稻种。中国的一家公司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PARC)合作,也在巴基斯坦推广了水稻杂交品种。截至目前,巴基斯坦已经批准了130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大部分源自于中国,有9个品种在农业社区中广受欢迎,并在信德省50%、俾路支省10%和旁遮普省5%的水稻区广泛种植。
女士们,先生们!
近年来,巴基斯坦研究人员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也在努力引进产量更高的巴斯马蒂杂交水稻品种。该稻种有望在两年内推广种植。
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巴基斯坦的水稻总产量预计能够从670万吨增加到900万吨,同时无需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尽管水稻在巴基斯坦并不是稀缺商品,但产量的提高会在许多方面改善我国的社会体系。首先,巴基斯坦最贫困人群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其次,在农用工业领域,尤其是在水稻收割后的各项工序操作方面,也可以为失业青年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各位阁下,
巴基斯坦每年需要12000吨杂交稻种,其中9000吨进口自中国,3000吨产自本地。因此,相比于最终的稻种产品,我们更需要的是杂交稻种的生产技术,这样就可以减少我们本已薄弱的经济所需承受的外汇负担。
有鉴于此,中国武汉大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联合启动了极耐高温型红莲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此举将会促进巴基斯坦高产杂交稻种的研发,增加我国的稻米出口量,提高国内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此外,每年还可为巴基斯坦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杂交稻种进口成本。
尊敬的各位嘉宾,
最后,预祝主办方——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国农业农村部与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功举办此次国际论坛。我相信,通过此次论坛,中巴两国的科研机构和稻米加工行业将会开展合作,改善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的生产和加工,加快实现两国农业领域现代化,消除贫困,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