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平:了解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窗口

2023-06-13 21:42:57 来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4月1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在纽约出席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主题宣介活动期间,为国合署新创办的《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以下简称《中国实践》)刊物正式揭幕。一个月后,国合署在北京举办《中国实践》发布会,介绍首发的两期报告,分别为抗击疫情援助篇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篇。

  《中国实践》引发各方强烈反响。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叙利亚、刚果(布)等国驻华大使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在发布会上发言,积极评价中国长期以来为促进全球发展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高度赞赏中国开展抗疫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取得的重要成果,认为《中国实践》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提高对外援助透明度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中国是国际援助事业的积极力量

  当前,西方普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新兴捐助国”,近年来利用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扩大援助规模,通过“暗箱操作”推行地缘政治,支持“威权国家”和“威权政府”,建设大而无用的“白象工程”。作为“后来者”,中国必须遵守国际发展合作的“国际规则”。这种观点暴露了西方援助“先行者”的无知和误解,充斥着“教师爷”的傲慢和偏见。

  中国是国际援助的后来者吗?西方只看到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的新作为新作用,却选择性忽视中国援助的长期投入和久久为功。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财力紧张,但中国对外援助事业已经起步,向广大亚非拉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全人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所做的斗争。70多年来,数千个援助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大量援助物资交付使用,几十万学员学习传播中国经验。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种植,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一个个援助项目浸透了中国援外人的汗水,饱含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交出的沉甸甸的成绩单。

  中国不遵守国际援助“规则”吗?西方国家所谓的国际援助“规则”,只是他们单方面的主张,并没有达成国际共识。西方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热衷于谈论“人权”“良治”“有效性”和“透明度”,但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希望听到的是“相互尊重”和“平相对待”,更希望看到的是“基础设施”“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70多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对外援助政策主张,成为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宝贵经验。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到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援助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有自己的对外援助规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聚焦发展、改善民生,讲求实效、注重持续,如此等等,在70多年的援外实践中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获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中国是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贡献者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人口数量预计高达3.39亿人,比2022年初增长近7000万人,平均每23人中就有1人身陷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系统预期为69个国家2.3亿急需帮助的人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人道主义挑战已演变成长期发展挑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

  “雪中送炭、守望相助”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响应全球人道主义援助需求是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中国对外援助最优先的领域。同时,中国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受援国提振信心开展自救,迅速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坚强保障。

  《中国实践》抗击疫情援助篇显示,中国竭尽所能支持全球抗疫事业,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3年多来,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2亿剂疫苗,向全球151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先后向34个国家派出了38批次抗疫专家组。中国的抗疫援助,帮助最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有效提升抗疫能力,为弥合全球“免疫鸿沟”、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

  抗疫援助只是中国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一部分。近年来,世界各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人道主义灾难频发,中国在应对这些人道危机时也从未缺席。《中国实践》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篇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中国共提供822项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的援助内容几乎涉及全球人道主义危机的所有挑战,既包括传统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提供粮食援助应对饥荒、响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包括参与缓解移民和难民危机等较为新兴的治理领域。中国在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过程中,努力做到快速响应、有效实施,需求导向、回应关切,注重实效、着眼长远,为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为全球携手应对重大人道主义挑战贡献力量。

  中国对外援助透明度不断提升

  中国始终高度关注提升对外援助透明度,将提升透明度作为对外援助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中国提升对外援助透明度的步伐愈加自信和坚定。

  2011年以来,中国先后三次发布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特别是2021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通过数据综述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资金规模和占比、受援国别地区分布、援助方式、项目领域分布等,直观展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成果,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态度和互学互鉴的共同发展意愿。国合署2018年成立后,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主办系列宣介活动、多双边会议会谈等方式,积极介绍中国对外援助情况。

  作为全新设立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国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同行发布援助信息的有益做法和实践,从援助的不同角度切入,选择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主题,系统梳理总结并发布中国对外援助的政策理念、数据信息、工作成效和前景展望。《中国实践》权威发布中国对外援助信息,系统介绍中国对外援助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式的情况,专业运用文字、数据、图表、案例、照片等多元化形式呈现最新进展,全面介绍官方援助行动和民间援助活动,将绘就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全景图”。

  《中国实践》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中国将持续通过这个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地向世界呈现中国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理念政策、实践成效和前景展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援助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国对外援助未来可期

  距离2030年的到来已不足7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进度并不乐观,“后疫情”时代相互交织的多重危机和频发的人道主义灾难更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难度。世界各国摒弃论战、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唯一出路。

  在当今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积累了有益经验,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理念,为重振全球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的全球发展方案,聚焦全人类共同福祉,反映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心声,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全球认同,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世界汇聚起广泛共识和前行力量,全球发展倡议正成为全球共同行动。

  我们相信,在全球发展倡议的引领下,中国援助将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脆弱国家经济复苏重新注入新能量和新动力,中国将不断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中国梦”与“世界梦”携手前行。(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转自环球网)

[责任编辑: 张旭烨 刘钟灵 ]
03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