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7月18日电 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张海森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论坛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推动全球发展和合作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对于推动将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张海森认为,此次论坛来自15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00多位嘉宾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出席,出席规模大、层次高、代表性强。“这表明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国际社会对于全球发展的共识正在加强,这对于推动将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全球发展倡议行动表明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形成。全球发展倡议行动中所体现和蕴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可见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同以及全球安全倡议一道,为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与合作,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提供强有力支撑方面,具有广泛国际吸引力和号召力。”
张海森认为,论坛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汇聚了各方资源,为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落实注入了强劲动力。由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通过对外援助和动员受援国政府、民营部门、社会组织、国际机构等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开展,实现了发展合作方式的重要创新和拓展,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要推动力。中方整合组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还启动了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方还同近20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些资源的撬动将有助于解决发展问题,推动全球发展。
张海森认为,会议提出了解决发展难题的方案,包括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融资规模,解决发展难点。这些方案将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瓶颈。
会议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成果,包括发布《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北京声明》,宣布成立“两库”,以及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的融资合作文件等。这些成果将为全球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此外,会议强调了将三方合作作为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此次论坛中方宣布同瑞士在坦桑尼亚开展疟疾防控、同德国在尼日利亚开展农业合作、同盖茨基金会在有需要国家开展疟疾防控。
张海森指出,由于联合国2030年发展议程的关键地区非洲和亚洲也是青年人增长和集中的地区,此次论坛特别注重全球发展中对青年发展作用的关注,中方将同联合国驻华系统等各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宣布成立“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支持更多的青年参加全球发展合作,为全球未来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的亮点在于它的全球视野、实际行动和对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转自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