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防灾减灾联盟,推进中国—印度洋地区国家蓝色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建设,构建环印区域海洋动力、生态、地质和气候灾害观测与监测网络,开发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及示范应用,加强海洋灾害预警与评估,制作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地区各国蓝色防灾减灾能力;
二、建成并启动蓝色经济智库网络,打造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与交流机制,联合开展《环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指数》测算汇编,为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
三、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2023年7月),继续支持中国和印度洋地区国家开展卫星遥感应用领域合作;
四、推进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建设,开展对非海洋调查、监测、预报和大陆架研究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并开展示范应用,支撑非洲印度洋国家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发展;
五、中方将为印度洋地区国家实施200个农业减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应对气变和绿色发展等民生领域“小而美”援助项目;继续实施好“心联通、云南行”项目;
六、实施“蓝色英才计划”,未来3年为印度洋地区国家培训各领域人才2万名,并围绕绿色发展、应对气变、海洋规划、渔业发展等领域设立100个专题培训项目;
七、建立中国—印度洋地区海洋合作与培训中心,开展海洋领域合作,实施海洋观测预报、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的能力建设、案例推广等活动,发起蓝色市民倡议,提升地区国家各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治理水平;
八、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实施气候信息及预警系统项目,提升区域预报能力,增强社区抵御气候灾害韧性;
九、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帮助印度洋国家提升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资源养护与调查等领域能力水平;
十、提出“新能源印度洋”倡议,支持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海洋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在印度洋地区国家推广运用。